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光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如同一部大片劇情一樣跌宕起伏。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呱呱墜地,到新世紀以后的迅猛發展,再到國際“雙反”時期的步履維艱,光伏產業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其他行業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歷經的坎坷歷程。
據了解,中國的光伏企業在經歷“寒冬”后,有的已倒閉,有的則存活下來,活下來的企業在慢慢復蘇。目前階段性產能過剩有沒有“后遺癥”?企業如何創新才能永立先鋒?光伏行業的未來前景如何?
未來5年繼續升溫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伴隨光伏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歐洲債務危機以及歐美“雙反”關稅導致的市場不確定性,中國光伏行業“一夜入冬”,可以說這場危機深刻改變了我國光伏產業的格局。
對于活下來的企業而言,當前產能是不是還存在過剩?“不能一刀切地說光伏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光伏行業本身分為晶硅發電和薄膜發電,下面還有更細的分支,而薄膜發電目前還是供不應求的?!睗h能董事長李河君表示,如果薄膜發電被大規模投向國內市場,直接市場預計有10萬億元,間接市場達到30萬億元。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則認為,這個問題要區別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是兩個方面,一是去掉一些低效、低水平的產能,二是能夠創造或者提供一些能夠更高、更好滿足客戶需求的產能,而后者才是根本。
據了解,目前整個市場需求還處在平均每年增長15%左右的通道中,在未來五年內,雖然組件的產能可能有80吉瓦左右,但是太陽能電池、硅片產能實際上也就是60吉瓦到70吉瓦,一些高效電池等高質量產品產能大概只占到50%,這意味著一些高性能產品實際上處在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光伏產業在2015年大大地火了一把。
來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5吉瓦,同比增長40%以上,連續3年全球第一,其中地面電站占比84%,分布式電站占比16%,而累計裝機約43吉瓦,躍居全球第一。
受上游火熱的拉動,光伏中游組件企業也隨之火了一把。
數據顯示,2015年組件產量超過43吉瓦同比增長20.8%,51家組件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6.7%,比2015年上半年提高6個百分點。前十名企業利潤率多在兩位數,對33家通過規范條件的企業的2015年經營業績分析后(統計中排除了幾家因歷史包袱過重而導致虧損的企業),僅有4家企業虧損,平均利潤率達4.8%,明顯高于電子制造業3%的平均水平,也高于2015年上半年的2~3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表示,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未來還將持續旺盛的需求,但一些低端的產品可能逐步被淘汰,未來這將是常態,未來五年國內光伏市場將會繼續升溫。
不斷創新促成本下降
光伏企業經歷的“寒冬”給行業發展確實帶來了一些“陰霾”,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光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在創新驅動下快速發展,成為能夠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取得一定競爭優勢的產業。骨干光伏企業通過技術進步,掌握和儲備了多項光伏行業領先技術,在不斷提升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起領先優勢。
高紀凡認為,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不僅靠規模效應,根本動力還是科技創新。
在光伏行業處于寒冬時期,天合光能在生產經營上貌似同行企業一般“貓冬”,其實已完成了“瘦體強身”,此外產品質量、新品研發、品牌效應、科研實力都有顯著的提升。
據了解,2013年下半年,中國光伏行業重回上升通道時,天合光能成為第一批扭虧為盈的少數幾家光伏企業之一,并顯示出強勁發展勢頭。2014年,公司以高達3.66吉瓦出貨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并連續推出了Smart智能組件、“雙?!苯M件等高端產品。2015年,天合光能再次成為光伏行業推進1500伏耐高電壓光伏組件的引領者。在下游光伏發電領域,天合光能已成為一流的系統集成商,并扮演著智慧能源領域開拓者的角色。
到今年,天合光能光伏組件的價格已下降到每瓦約3.8元,光伏電站造價每瓦約9元,分別只相當于公司參與西藏“無電鄉通電工程”時的12.7%、18%,千瓦時電成本下降到0.8元至1.1元。在中國的西部,光伏電力已在工業、商業用電的用戶側成為平價電力。未來,光伏發電還將進一步降低,預計到2020年還將使成本下降約50%。
除天合光能之外,英利依托完整的立體創新體系,創造了一批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如“熊貓”雙面電池效率達到了21.5%,發電量比常規組件高出30%;新硅烷法多晶硅技術打破了國外電子級高純硅的技術壟斷;高效率長壽命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占領國際前沿,填補了我國該項技術領域的空白。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2016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可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預計到2020年全球光伏規模在450吉瓦~600吉瓦,到2030年的時候要達到1000吉瓦~1500吉瓦。我國光伏發電的前景將是非常好的??梢哉f,整個光伏行業的“陽春”正悄悄開始。